宝宝发烧不建议优先选择打屁股针(肌内注射),物理降温、口服药物是更安全的处理方式。发热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常见原因包括感染性发热、脱水热、疫苗接种反应、中暑等。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宝宝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保持室温适宜,避免捂热。体温未超过38.5℃时可观察精神状态,适当补充水分。
2、口服药物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混悬液,这两种药物适用于婴幼儿发热。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的药物。
3、病因治疗感染性发热可能与病毒、细菌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腹泻等症状。需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抗感染治疗。
4、注射风险肌内注射可能导致局部硬结、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除特定情况如热性惊厥需紧急退热外,通常不作为首选。
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发热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嗜睡、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保持清淡饮食,适当补充电解质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