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预防肺栓塞可通过早期活动、机械预防、药物抗凝、监测症状等方式实现。肺栓塞通常由静脉血流淤滞、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引起。
1、早期活动:术后24小时内开始床上踝泵运动,逐步过渡到床边站立和短距离行走,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家长需协助儿童患者完成被动关节活动。
2、机械预防:使用梯度压力弹力袜或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通过物理压迫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需注意皮肤保护避免压疮。
3、药物抗凝: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可降低血液凝固倾向,须严格遵医嘱使用并监测凝血功能。
4、监测症状:观察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肺栓塞典型表现,同时关注下肢肿胀疼痛等深静脉血栓征兆,出现异常需立即就医。
术后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高危患者建议住院期间持续心电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