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主要包括诊断评估、药物排石、体外碎石和手术治疗四个阶段,具体方案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患者状况制定。
1、诊断评估通过泌尿系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结石位置与大小,评估肾功能及尿路梗阻程度,为后续治疗选择提供依据。
2、药物排石适用于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常用药物包括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和碳酸氢钠,需配合大量饮水促进结石排出。
3、体外碎石针对6-20毫米的中等大小结石,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将结石分解,可能伴随血尿或肾绞痛等短期副作用。
4、手术治疗对于大于20毫米的结石或合并感染等情况,需行输尿管镜取石术或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治疗期间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监测结石清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