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靶向药物主要通过精准抑制肿瘤生长相关分子靶点发挥作用,常用药物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奥希替尼等,实际疗效受基因检测结果、药物耐受性、肿瘤分期等因素影响。
1、作用机制靶向药物针对EGFR、ALK等特定基因突变设计,通过阻断肿瘤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增殖,与传统化疗相比具有更高特异性。
2、适用条件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认突变靶点,常见敏感突变包括EGFR19外显子缺失、ALK融合等,无对应突变者疗效有限。
3、治疗效果客观缓解率可达60%以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约10-18个月,但可能伴随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4、耐药管理约50%患者用药1-2年后出现T790M等耐药突变,可换用三代药物或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必要时需转为免疫治疗。
使用期间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葡萄柚等影响药物代谢的食物,严格遵医嘱复查CT及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