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一般能自行愈合,但需要根据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判断。
骨折后,人体会启动自我修复机制,通过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协同作用逐渐愈合。轻微骨折如裂纹骨折、青枝骨折等,在正确固定和制动后,4-8周可完成愈合。期间需避免患肢负重,定期复查X线观察对位情况。若骨折端存在轻微移位,可通过手法复位配合石膏固定促进愈合。营养补充方面,适当增加钙质、维生素D及优质蛋白摄入有助于骨痂形成。
严重粉碎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或伴有血管神经损伤时,常需手术干预。骨折端明显移位超过2毫米、成角超过10度或存在关节内骨折时,自行愈合概率较低。延迟愈合可能由感染、血供不足或固定不稳定导致,需通过植骨术或更换内固定解决。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愈合速度较慢,需额外干预。
康复期应遵医嘱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