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最常见的部位是左心室前壁,其次为左心室下壁、右心室及心房。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管闭塞引起,需紧急就医处理。
1、左心室前壁左前降支动脉供血区域易发生梗死,表现为剧烈胸痛伴冷汗,需立即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溶栓,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
2、左心室下壁右冠状动脉闭塞常导致下壁梗死,可能伴随恶心呕吐,治疗需联合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严重时需血运重建。
3、右心室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可引发右室梗死,特征为低血压和颈静脉怒张,治疗需谨慎补液,禁用硝酸酯类药物,必要时使用多巴酚丁胺维持血压。
4、心房心房梗死较少见,多伴随心室梗死发生,易导致房性心律失常,需心电监护并应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处理原发冠脉病变。
心肌梗死后应低脂饮食,循序渐进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定期监测血压血脂,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及调脂药物,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