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可能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耳道损伤、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等细菌侵入耳道,多因游泳或掏耳不当导致,表现为耳痛、流脓,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
2、真菌感染:曲霉菌或念珠菌等真菌在潮湿环境中繁殖,常见于长期佩戴耳机或耳塞者,伴随耳痒、脱屑,需使用克霉唑滴耳液、硝酸咪康唑乳膏、氟康唑胶囊抗真菌治疗。
3、耳道损伤:挖耳勺或棉签划伤耳道皮肤后引发炎症,可能伴随出血或肿胀,需避免掏耳并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4、过敏反应:染发剂、洗发水等化学物质刺激耳道皮肤,表现为红肿、灼热感,需远离过敏原并使用地塞米松软膏缓解症状。
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频繁掏耳或长时间佩戴入耳式设备,出现持续耳痛、听力下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