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髓炎多数情况下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治愈,治疗效果主要与感染程度、病原体类型、治疗时机及患儿体质有关。
1、感染程度:早期局限性感染通过抗生素治疗可控制,若已形成骨脓肿或死骨则需手术清创。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克林霉素、万古霉素。
2、病原体类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对常规抗生素敏感,耐甲氧西林菌株需特殊用药。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炎症指标。
3、治疗时机:发病2周内干预预后较好,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慢性骨髓炎。家长发现患儿肢体肿胀、拒动应立即就医。
4、患儿体质:营养不良或免疫力低下患儿恢复较慢,需加强营养支持。建议家长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避免自行停药。
治疗期间需保持患肢制动,补充牛奶鸡蛋等优质蛋白,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影像学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