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证的中医辨证主要分为肺热津伤、湿热浸淫、脾胃虚弱、肝肾亏虚四种证型,治疗需结合具体证型采用清热润燥、利湿通络、健脾益气或滋补肝肾等治法。
1、肺热津伤:多因外感热邪灼伤肺津,症见肢体软弱、皮肤干燥、咳嗽咽干,可选用清燥救肺汤加减,常用药物包括桑叶、石膏、麦冬等。
2、湿热浸淫:常由久居湿地或饮食不节导致湿热内蕴,表现为肢体困重、微肿麻木,治疗以加味二妙散为主,药物含黄柏、苍术、牛膝等。
3、脾胃虚弱:因长期饮食失调或劳倦伤脾,见肌肉萎缩、食欲不振,宜用参苓白术散调理,党参、白术、茯苓等药物可健脾益气。
4、肝肾亏虚:多由久病体虚或房劳过度所致,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虎潜丸为常用方剂,含龟板、熟地黄、锁阳等滋补肝肾药物。
痿证患者需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营养,可适当食用山药、枸杞等健脾益肾食材,针灸推拿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