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化疗后发烧属于常见现象,可能由药物反应、感染、肿瘤热或骨髓抑制等因素引起。
1. 药物反应:化疗药物可能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热,通常体温低于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双氯芬酸钠等解热镇痛药。
2. 感染因素: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易引发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多伴有寒战或咳嗽,需进行血常规检查,必要时使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或美罗培南等抗生素。
3. 肿瘤热:肿瘤坏死因子释放可能导致低热,体温波动在37.5-38摄氏度之间,可考虑使用萘普生、塞来昔布或地塞米松等药物控制。
4. 骨髓抑制:化疗后骨髓功能受损易继发败血症,表现为持续高热伴出血倾向,需紧急处理,可能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亚胺培南或万古霉素等药物。
化疗期间建议每日监测体温,保持口腔清洁,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出现发热持续超过24小时或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