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通常不会直接癌变,但长期未控制的炎症可能增加结直肠癌风险。主要影响因素有炎症持续时间、病变范围、遗传因素、伴随疾病。
1、炎症持续时间病程超过8-10年的广泛性结肠炎患者癌变概率上升,需定期进行结肠镜监测,必要时使用美沙拉嗪、奥沙拉嗪等抗炎药物控制病情。
2、病变范围全结肠受累者风险高于左半结肠炎,可能伴随腹泻、黏液血便,建议每1-2年做肠镜活检,可配合柳氮磺吡啶进行黏膜修复。
3、遗传因素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需更早启动监测,这类患者可能携带APC基因突变,表现为腹痛与排便习惯改变,需结合粪钙卫蛋白检测评估。
4、伴随疾病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时癌变风险显著增高,通常伴有皮肤瘙痒、黄疸,除结肠镜外还需进行MRCP检查,可考虑免疫抑制剂治疗。
建议患者保持低渣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年完成粪便隐血及肠镜检查,出现体重骤降或便血加重时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