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肿瘤介入治疗的风险主要包括出血、肝功能损伤、感染、肿瘤破裂等。介入治疗作为微创手段风险相对可控,但需严格评估患者个体情况。
1、出血穿刺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导致出血,严重时需输血或二次介入止血。术前凝血功能检查和术中影像引导可降低风险。
2、肝功能损伤栓塞剂或消融可能影响正常肝组织,表现为转氨酶升高。术前精确规划治疗范围,术后保肝治疗可促进恢复。
3、感染操作可能引入病原体导致肝脓肿,表现为发热、腹痛。严格无菌操作和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是关键预防措施。
4、肿瘤破裂较大肿瘤介入后可能发生破裂出血,需紧急处理。术前评估肿瘤大小和位置,选择合适介入方式可规避风险。
术后建议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肝功能及影像学评估治疗效果,出现发热或腹痛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