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患者在抽搐停止后应立即采取侧卧位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意识恢复情况并记录发作细节。癫痫发作后的处理方式主要有清理口腔异物、避免强行约束、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发作时长与表现、及时就医评估。
1、清理口腔异物发作结束后需检查患者口腔,用纱布或毛巾清除唾液或呕吐物,但不可将手指伸入口腔以免咬伤。若佩戴假牙应取出,观察是否有舌咬伤或口腔出血。此时患者可能处于意识模糊期,动作需轻柔避免刺激。
2、避免强行约束抽搐停止后肢体可能有无意识抽动,不可按压肢体或试图用束缚带固定。应移开周围尖锐物品,在患者完全清醒前陪伴在侧。部分患者会出现发作后躁动,需防止其跌倒或撞伤,等待自主活动能力逐渐恢复。
3、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呼吸频率与节律是否正常,检查瞳孔对光反射,测量脉搏判断有无心律失常。若出现呼吸暂停、发绀或心率异常需立即呼叫急救。记录体温变化,部分患者发作后可能出现短暂高热,需物理降温处理。
4、记录发作细节详细记录抽搐持续时间、起始部位、是否伴随尿失禁或口吐白沫,以及意识恢复所需时间。用手机拍摄视频有助于医生判断发作类型。注意与前次发作的差异点,如新增肢体僵硬或眼球偏斜等表现。
5、就医评估首次发作、发作时间超过5分钟或连续发作必须送医。已确诊患者若发作频率增加、意识恢复延迟,需调整抗癫痫药物如左乙拉西坦片、丙戊酸钠缓释片或拉莫三嗪片的用量。医生可能建议完善脑电图或头颅MRI检查。
患者完全清醒后可少量饮用温水,24小时内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日常需保证充足睡眠,限制咖啡因摄入,遵医嘱规律服用抗癫痫药物如奥卡西平片或托吡酯胶囊。家属应学习急救措施,定期陪同患者复诊评估脑电图变化,家中常备应急药物如地西泮注射液以备紧急情况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