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膜壳绦虫病是由微小膜壳绦虫寄生人体肠道引起的寄生虫病,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食欲异常、肛门瘙痒及营养不良等症状。
1、腹痛腹痛是短膜壳绦虫病的常见症状,多表现为脐周或上腹部隐痛或阵发性绞痛。绦虫吸附于肠黏膜可能导致局部机械性刺激或轻度炎症反应,引发肠道蠕动异常。腹痛程度通常较轻,但可能反复发作。若合并肠道功能紊乱,可能伴随腹胀或肠鸣音亢进。
2、腹泻部分患者会出现间歇性腹泻,粪便多呈糊状或水样,可能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绦虫代谢产物可能干扰肠道吸收功能,导致渗透性腹泻。腹泻发作频率与寄生虫负荷量相关,严重时可引起电解质紊乱,需警惕脱水风险。
3、食欲异常患者可能表现为食欲亢进伴体重下降,或出现厌食、恶心等症状。绦虫竞争性消耗宿主营养可能导致代偿性食欲增加,而虫体释放的毒素也可能影响中枢食欲调节。儿童患者更易出现异食癖等特殊进食行为。
4、肛门瘙痒夜间加重的肛周瘙痒是特征性表现,由绦虫孕节片逸出肛门时刺激皮肤所致。瘙痒可能导致抓挠损伤,继发局部皮肤感染。该症状在儿童中更为明显,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家长需注意患儿夜间搔抓行为。
5、营养不良长期感染可导致消瘦、贫血、维生素缺乏等营养不良表现,儿童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绦虫大量寄生会夺取宿主摄入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B12等营养素,严重者可出现低蛋白血症或周围神经病变。
短膜壳绦虫病患者应加强个人卫生管理,饭前便后规范洗手,避免接触可能被虫卵污染的物品。饮食上需确保肉类彻底煮熟,蔬菜水果充分清洗,家庭成员应同步筛查。若确诊感染,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吡喹酮片或阿苯达唑片等驱虫药物,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排便情况。定期复查粪便虫卵检测直至三次阴性,防止重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