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一般发生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主要分为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中央型肺癌多起源于主支气管或叶支气管,周围型肺癌多起源于段支气管以下或肺泡。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
中央型肺癌约占肺癌的60%-70%,肿瘤多位于肺门附近,靠近主支气管或叶支气管。这类肺癌位置较深,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随着肿瘤增大可阻塞支气管,导致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中央型肺癌以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肺癌较为常见,与长期吸烟关系密切。周围型肺癌约占肺癌的30%-40%,肿瘤多位于肺周边部位,靠近胸膜。这类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可能通过体检发现肺部结节。周围型肺癌以腺癌较为常见,女性患者相对较多,与吸烟关系不如中央型肺癌密切。肺癌的发生部位与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选择都有重要关联。不同部位的肺癌在影像学表现上也有差异,中央型肺癌在X线上可能表现为肺门肿块,周围型肺癌则多表现为外周肺野的孤立性结节或肿块。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有长期吸烟史、肺癌家族史或职业暴露史者,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出现持续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厨房油烟暴露,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