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镜检查的风险主要包括尿道损伤、尿路感染、膀胱穿孔和血尿,多数情况下风险可控但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
1、尿道损伤操作过程中可能因器械摩擦导致尿道黏膜损伤,表现为排尿疼痛或轻微出血。检查后需多饮水促进恢复,必要时使用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2、尿路感染器械介入可能将细菌带入泌尿系统,引发尿频尿急等症状。检查前需彻底消毒,术后可服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或呋喃妥因进行预防性治疗。
3、膀胱穿孔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多因膀胱壁病变或操作不当导致,伴随剧烈腹痛。需立即进行膀胱造影确诊,严重时需行腹腔镜修补术。
4、血尿黏膜轻微出血常见于检查后24小时内,通常可自愈。持续血尿需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必要时使用氨甲环酸或维生素K1辅助止血。
检查前应充分评估适应症,术后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观察排尿情况,出现发热或严重血尿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