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病人通常需要做血常规、胸部X线或CT检查、痰培养、C反应蛋白检测、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查。肺炎可能与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有关,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需根据检查结果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
1、血常规血常规检查可帮助判断感染类型。细菌性肺炎常见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病毒性肺炎可能表现为白细胞正常或降低伴淋巴细胞比例增高。部分重症肺炎患者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血常规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检查前无须空腹,采血后按压穿刺点3-5分钟即可。
2、胸部影像学胸部X线是肺炎的基础检查,能显示肺部炎症浸润影的范围和性质。CT检查对早期肺炎、不典型肺炎的诊断更具优势,可清晰显示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影等特征性改变。重症患者需通过影像学评估肺实变程度和胸腔积液情况。检查时应去除金属物品,孕妇需告知医生。
3、痰培养痰培养可明确致病微生物种类及药物敏感性。留取晨起深部痰液标本,清水漱口后用力咳出气管深部痰,避免混入唾液。细菌培养需3-5天出结果,支原体培养周期更长。抗生素使用前留取标本可提高阳性率。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合格标本。
4、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是评估炎症程度的敏感指标,细菌感染时升高明显,病毒感染时升高幅度较小。动态监测可反映治疗效果,有效治疗时数值会逐渐下降。该检查与血常规同步进行,抽血2毫升即可完成检测。数值异常升高需警惕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
5、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气分析用于评估呼吸功能和氧合状态,重症肺炎可能出现低氧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需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采血,检查前平静呼吸5分钟。结果异常提示需要氧疗或呼吸支持。慢性肺疾病患者可能出现二氧化碳潴留,需与急性改变鉴别。
肺炎患者检查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以稀释痰液。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遵医嘱按时服药,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密切监测体温和呼吸频率,出现胸闷气促、意识模糊等表现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进行呼吸操锻炼,但应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