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儿童应选择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主要有适量优质蛋白、低脂乳制品、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低盐饮食等食物。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患儿饮食结构,避免加重肝脏负担。
一、适量优质蛋白鸡蛋羹、嫩豆腐等优质蛋白有助于肝细胞修复,每日摄入量需根据肝功能调整。急性期需限制至每公斤体重1克,缓解期可增至1.5-2克。避免过量摄入加重血氨代谢负担,合并肝性脑病时应暂时限制蛋白摄入。可选择乳清蛋白粉等易吸收形式。
二、低脂乳制品脱脂牛奶、无糖酸奶可提供钙质和维生素D,脂肪含量需控制在每日20-30克。胆汁淤积患儿需选用中链脂肪酸配方奶粉。乳制品应分次少量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导致腹胀腹泻。
三、新鲜蔬菜水果西蓝花、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K和抗氧化物质,苹果、香蕉等水果可补充电解质。需彻底清洗去皮,肝硬化患儿应制成泥状。合并食管静脉曲张者需避免粗纤维食物,每日蔬菜300-400克,水果200克为宜。
四、全谷物燕麦粥、小米粥等易消化谷物可维持血糖稳定,提供B族维生素。需煮至软烂,避免糙米等粗硬谷物损伤消化道。腹水患儿需控制每日主食量在每公斤体重5-6克,防止过量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沉积。
五、低盐饮食每日食盐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合并腹水时应限制在1-2克,使用柠檬汁等天然调味品替代。需监测尿量和体重变化,低钠血症患儿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钠盐摄入量。
肝病儿童每日应安排5-6次少量进食,食物温度适宜避免刺激。家长需记录每日出入量,观察大便颜色和食欲变化。合并营养不良者可补充儿童专用复合维生素,但需避免维生素A过量。所有饮食调整均需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定期复查肝功能、血氨等指标,根据病情变化动态调整膳食方案。适当进行床边活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消耗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