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需通过均衡膳食、控制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限制钠盐、避免酒精等方式合理摄入营养。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1、均衡膳食肝病患者应保证每日热量充足,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60%-70%,优先选择全谷物、薯类等低升糖食物。脂肪摄入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如橄榄油、深海鱼油,避免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膳食纤维可从新鲜蔬菜水果中获取,每日摄入300-500克蔬菜和200-350克水果,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氨的吸收。
2、控制蛋白质代偿期肝病患者每日每公斤体重需1.2-1.5克优质蛋白,可选择鱼肉、鸡胸肉、豆腐等易消化吸收的蛋白来源。失代偿期患者需限制至0.5-1克,以预防肝性脑病。出现肝性脑病时应暂时禁用动物蛋白,改用支链氨基酸制剂如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3、补充维生素肝病易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缺乏,需重点补充维生素A软胶囊、维生素D滴剂、维生素E软胶囊及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K1注射液可用于凝血功能障碍者。但需避免过量补充维生素A,以防肝毒性。建议通过深色蔬菜、乳制品等天然食物补充为主。
4、限制钠盐伴有腹水或水肿的患者需严格限制钠盐,每日摄入不超过2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烹饪时用柠檬汁、香草等替代食盐调味。可选用低钠盐,但需注意其中钾含量,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监测24小时尿钠排泄量有助于评估限盐效果。
5、戒除酒精所有肝病患者必须绝对戒酒,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加速纤维化进程。酒精性肝病患者需同时补充维生素B1片预防韦尼克脑病。社交场合可选择无酒精饮品替代,如菊花茶、大麦茶等。家庭成员应共同监督,帮助建立戒酒支持环境。
肝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血氨、白蛋白等指标,根据病情调整饮食方案。进食应少量多餐,每日4-6餐为宜,避免过饱。烹调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油炸。可咨询临床营养师制定个体化食谱,必要时使用肝病专用肠内营养粉剂。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血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应避免粗糙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改善代谢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