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因感染阶段和个体免疫状态不同,可分为隐性感染、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弓形虫病可能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肌肉疼痛、头痛、疲劳等,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1、隐性感染多数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弓形虫后无显著症状,称为隐性感染。此类感染者可能仅出现短暂低热或轻微乏力,症状可自行消退。隐性感染无需特殊治疗,但孕妇需警惕垂直传播风险,建议定期进行血清学筛查。
2、急性感染急性期常见症状包括持续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触痛明显)、夜间盗汗及全身肌肉酸痛。部分患者伴随咽痛、皮疹或肝脾轻度肿大。免疫功能正常者症状多在2-4周缓解,可遵医嘱使用磺胺嘧啶片、乙胺嘧啶片联合叶酸片治疗。
3、慢性感染慢性感染者可能出现视网膜脉络膜炎,表现为视力模糊、飞蚊症或畏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时可引发长期头痛、认知障碍。此类情况需通过脑脊液检测确诊,治疗需持续使用阿奇霉素分散片或克林霉素胶囊等药物。
4、免疫缺陷者感染艾滋病患者或器官移植后人群易发生严重弓形虫脑炎,症状包括高热、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及局灶性神经缺损。CT检查可见脑内多发环形强化病灶,需紧急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联合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
5、先天性感染孕期初次感染可能导致胎儿脑积水、颅内钙化或视网膜病变,新生儿可见黄疸、肝脾肿大及惊厥。确诊需通过羊水PCR检测,妊娠期可使用螺旋霉素预防胎儿感染,出生后患儿需长期随访神经发育状况。
预防弓形虫感染需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肉类,处理生肉后彻底洗手,孕妇应远离猫砂盆。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定期检测弓形虫IgG抗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宠物驱虫及环境消毒,饲养猫科动物时避免直接接触其排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