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可能导致尿频尿急,但更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疾病、糖尿病或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艾滋病相关尿频尿急通常出现在免疫系统严重受损阶段,可能由机会性感染或肿瘤压迫引起。
1、机会性感染艾滋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时易发生泌尿系统机会性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性膀胱炎或结核性尿路感染,可表现为尿频尿急伴发热。需进行抗病毒治疗联合抗生素,药物可选更昔洛韦、左氧氟沙星、异烟肼。
2、肿瘤压迫艾滋病相关淋巴瘤或卡波西肉瘤压迫膀胱或尿道时可能引起排尿异常,常伴随体重下降。需通过影像学确诊后采取化疗或放疗,药物包括多柔比星、长春新碱。
3、神经损伤HIV病毒可能直接损伤支配膀胱的神经,导致膀胱过度活动症,表现为突发尿急。可尝试抗胆碱能药物如索利那新、托特罗定配合盆底肌训练。
4、药物影响部分抗艾滋病药物如茚地那韦可能形成结晶导致尿路刺激症状,需增加饮水量或调整用药方案,替代药物可选拉米夫定、替诺福韦。
出现排尿症状应及时检测CD4细胞计数评估免疫状态,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保持每日1500毫升以上饮水量,所有用药需在传染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