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饮酒会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造成损害,还可能诱发酒精依赖和代谢紊乱。过量饮酒的影响主要有急性酒精中毒、肝脏损伤、胃肠黏膜损伤、免疫功能下降、心理行为异常等。
1、急性酒精中毒短时间内大量饮酒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表现为言语含糊、步态不稳、嗜睡甚至昏迷。严重时可因呼吸抑制危及生命。醉酒后呕吐物误吸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急性酒精中毒需及时就医洗胃或使用纳洛酮注射液拮抗酒精作用。
2、肝脏损伤长期过量饮酒会引发酒精性脂肪肝,进而发展为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乙醇代谢产生的乙醛会破坏肝细胞线粒体功能,导致转氨酶升高。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黄疸等症状。治疗需戒酒并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护肝药物。
3、胃肠黏膜损伤酒精直接刺激胃黏膜可引发急性胃炎,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灼痛。长期饮酒会导致胃黏膜萎缩和消化性溃疡。酗酒者常伴有反流性食管炎。治疗需服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保护胃肠黏膜。
4、免疫功能下降酒精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降低中性粒细胞活性。酗酒者更易发生肺部感染和伤口愈合延迟。慢性酒精中毒者结核病发病率显著增高。戒酒后免疫功能可逐渐恢复,必要时可补充维生素C片和胸腺肽肠溶片。
5、心理行为异常长期酗酒会改变大脑神经递质平衡,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酒精依赖患者可能出现震颤谵妄等戒断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酒精性幻觉症和嫉妒妄想。治疗需结合心理干预和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片。
建议控制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克纯酒精,女性不超过15克。饮酒前食用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麦面包,避免空腹饮酒。出现手抖、记忆力减退等酒精依赖症状时,应及时到精神科或肝病科就诊。戒酒期间可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戒断反应,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戒酒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