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饮酒可能引发酒精性肝病、胰腺炎、高血压、胃炎、酒精中毒等疾病。长期酗酒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损伤及癌症风险。
1、酒精性肝病过量饮酒会导致肝细胞损伤,初期表现为脂肪肝,逐渐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治疗需严格戒酒,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药物保护肝功能,严重者需肝移植。
2、急性胰腺炎酒精刺激胰酶异常激活,引发胰腺自我消化,表现为剧烈上腹痛伴呕吐。确诊需结合血淀粉酶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必要时行坏死组织清除术。
3、高血压酒精通过激活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脑出血风险。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眩晕,需监测动态血压。治疗以限酒为基础,配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
4、慢性胃炎酒精直接损伤胃黏膜屏障,引起充血糜烂,表现为上腹隐痛、反酸。胃镜检查可见黏膜红斑。治疗需戒酒并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中和胃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分泌,同时补充维生素B族。
5、酒精中毒短期大量饮酒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出现言语含糊、共济失调,严重时昏迷甚至呼吸抑制。急诊处理包括维持气道通畅,静脉输注葡萄糖和纳洛酮注射液拮抗酒精作用,必要时血液净化治疗。
建议控制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饮酒前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减缓吸收,避免空腹饮酒。长期饮酒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血糖和血压,出现手抖、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症状需及时就医。戒酒过程中可能出现戒断反应,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必要时使用地西泮片控制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