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量饮用葡萄酒可能对身体有一定益处,但过量饮用则可能带来健康风险。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芦醇、多酚类物质等抗氧化成分,可能有助于心血管健康,但酒精本身对肝脏、胃肠等器官存在潜在损害。
葡萄酒中的多酚类物质如花青素、单宁等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能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少量酒精摄入可能暂时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部分研究显示每日饮用100-150毫升红葡萄酒可能对预防冠心病有一定关联性,但这一效果存在个体差异。葡萄皮中的白藜芦醇成分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抗炎和抗衰老特性,但人体实际吸收率较低。酒精代谢产物乙醛会损伤肝细胞,长期过量饮酒可能导致脂肪肝或肝硬化。酒精还会刺激胃黏膜,诱发胃炎或消化道出血。酒精摄入与乳腺癌、口腔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酒精会干扰尿酸排泄,增加痛风发作概率。孕妇饮酒可能导致胎儿酒精谱系障碍,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
建议健康成年人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约150毫升12度葡萄酒。饮酒前应进食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减缓酒精吸收,避免空腹饮酒。高血压、糖尿病、肝病患者应严格戒酒。服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期间禁止饮酒,以免引发双硫仑样反应。饮酒后需补充水分加速酒精代谢,避免饮用浓茶或咖啡加重心脏负担。长期饮酒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胃镜检查,监测器官损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