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及叶子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化瘀等药用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痈肿疮毒、跌打损伤等病症。红豆主要含有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等营养成分;红豆叶则富含黄酮类、皂苷类等活性成分。
1、清热解毒红豆及叶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鲜红豆叶捣碎外敷可缓解热毒引起的皮肤红肿,内服红豆汤有助于改善咽喉肿痛。脾胃虚寒者慎用生品,建议炒制后使用。
2、利水消肿红豆皮含大量钾元素和皂角苷,能促进钠离子排泄。临床常用于肾病性水肿辅助治疗,与茯苓配伍可增强利尿效果。红豆叶水煎剂对心源性水肿有改善作用,但严重肾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控制用量。
3、活血化瘀红豆所含花青素能改善微循环,叶中的芦丁成分可增强毛细血管韧性。外伤淤血时可用红豆叶捣敷患处,产后恶露不尽者可配伍当归煎服。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应避免大量使用。
4、调节血糖红豆中的慢消化淀粉和膳食纤维能延缓糖分吸收,叶子提取物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作为糖尿病辅助食疗时,建议连皮食用红豆饭,每日摄入量控制在50克以内。
5、抗氧化红豆种皮的多酚类物质及叶子中的槲皮素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常食红豆制品有助于延缓皮肤衰老,新鲜嫩叶可制成抗氧化茶饮。过敏体质者初次食用需小剂量测试。
使用红豆及叶子时,建议选择无霉变、色泽鲜亮的原料。药用需配伍其他中药材增强疗效,如水肿配薏苡仁、疮毒配金银花。日常食用红豆每周3-4次为宜,叶子煎汤每日不超过20克。出现腹泻或皮疹应立即停用,孕妇及经期女性慎用活血方剂。保存时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有效成分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