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热性惊厥多由体温骤升引发,常见诱因包括感染发热、遗传易感性、电解质紊乱及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控制及病因治疗缓解。
1、感染发热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体温快速升高是主要诱因,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和肢体抽搐。家长需立即解开衣物散热,并按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感染控制需配合阿莫西林等抗感染治疗。
2、遗传因素家族有热性惊厥史的儿童发病概率较高,发作时可能出现双眼上翻和面色青紫。建议家长记录发作时长,及时就医排查癫痫等继发疾病,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地西泮预防复发。
3、电解质失衡高热出汗伴随钠钾流失可能诱发肌肉痉挛,常伴呕吐或腹泻。家长需补充口服补液盐,医生可能开具苯巴比妥控制发作,同时纠正脱水需静脉补充电解质溶液。
4、神经发育未成熟婴幼儿大脑抑制功能不完善易出现异常放电,发作后多有嗜睡表现。急性期按医嘱使用水合氯醛灌肠,长期需避免反复发热刺激,随年龄增长多数可自愈。
保持室内通风,发热期每4小时监测体温,避免包裹过厚衣物,发作时侧卧防止误吸,记录发作特征供医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