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较大,主要与病理类型、治疗依从性、并发症控制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获得长期生存。
1、病理类型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预后较好,而新月体肾炎进展较快。需通过肾活检明确分型,针对性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环磷酰胺、他克莫司。
2、治疗依从性规范使用降压药、降蛋白尿药物可延缓肾功能恶化。常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
3、并发症控制有效管理高血压、贫血、钙磷代谢紊乱可改善预后。需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结合磷结合剂如碳酸镧控制血磷水平。
4、生活习惯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戒烟限酒、避免肾毒性药物有助于保护残余肾功能。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建议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
建议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保持血压低于130/80mmHg,出现水肿或尿量减少时及时肾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