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经常出现骨痛可能与骨质疏松、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骨折后遗症、恶性肿瘤骨转移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补钙、抗炎镇痛药物、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治疗。
1、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老年人骨痛最常见的原因,主要与年龄增长导致骨量减少、钙质流失有关。患者可能出现腰背疼痛、身高变矮等症状。治疗需补充钙剂如碳酸钙D3片、维生素D如骨化三醇胶丸,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日常需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摄入,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
2、骨关节炎骨关节炎多因关节软骨退变引发,表现为关节僵硬、活动时疼痛加重。膝关节和髋关节最常受累。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改善润滑功能。超重者需减轻体重,避免爬楼梯等加重关节负荷的活动。
3、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晨僵现象明显,可能伴随关节肿胀。血液检查可见类风湿因子阳性。治疗常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抗风湿药物,配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控制炎症。急性期需减少关节活动,慢性期可进行适度康复训练。
4、骨折后遗症既往骨折愈合不良或固定不当可能导致慢性骨痛,常见于椎体压缩性骨折或髋部骨折后。疼痛多与体位变化相关。治疗可采用镇痛药物如洛索洛芬钠片,严重者需行椎体成形术等手术治疗。康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逐步进行肌力训练。
5、恶性肿瘤骨转移前列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易发生骨转移,表现为持续性夜间痛,可能伴病理性骨折。影像学检查可见骨质破坏。治疗需针对原发肿瘤,使用双膦酸盐如唑来膦酸注射液抑制骨破坏,配合放疗缓解疼痛。患者需加强营养支持,预防跌倒。
老年人出现骨痛应尽早就诊,完善骨密度检测、X线或核磁共振等检查。日常注意防跌倒,保证每日钙摄入量,适度进行游泳、散步等低冲击运动。疼痛急性期可局部热敷,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尤其服用抗风湿药物期间需遵医嘱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