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季节外出需注意佩戴口罩、保持手部卫生、避免密集场所、及时接种疫苗、增强自身免疫力等防护措施。
1、佩戴口罩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外出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可有效阻隔病毒。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避免触摸外层,每4小时或潮湿后及时更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医院等高风险场所时须全程佩戴。儿童应选择适合脸型的儿童专用口罩,家长需协助调整鼻夹确保密合性。
2、保持手部卫生接触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物品后,需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消毒,或使用肥皂流水冲洗20秒。避免用手直接触碰眼鼻口黏膜部位。随身携带消毒湿巾,对手机、钥匙等高频接触物品定期擦拭。家长需帮助幼儿规范洗手动作,必要时使用儿童专用消毒凝胶。
3、避免密集场所流感流行期尽量减少前往商场、影院等密闭人流量大的场所。必须前往时应错峰出行,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办公室等集体环境需定时开窗通风,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乘坐出租车建议后排就坐并开启车窗换气。
4、及时接种疫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的手段,疫苗保护期约6-8个月。重点人群包括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及6月龄以上儿童等。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一般1-2天自行缓解。对鸡蛋过敏者接种前需告知医生。
5、增强免疫力保证每日7-8小时优质睡眠,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新鲜蔬果。适量进行快走、瑜伽等中等强度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慢性病患者需规律用药控制基础疾病,避免因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流感季节应每日监测体温,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立即居家休息,必要时佩戴口罩就医。家庭可储备布洛芬混悬液、连花清瘟胶囊等对症药物,但须遵医嘱使用。保持居室湿度40%-60%,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和桌面。饮食注意清淡易消化,多饮温水促进代谢,康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心肌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