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可分为获得性梅毒、先天性梅毒、隐性梅毒三类,按病程进展可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
1、获得性梅毒获得性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分为三期。一期梅毒表现为硬下疳,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无痛性溃疡,多位于生殖器部位。二期梅毒可出现全身性皮疹、扁平湿疣、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多在感染后4-10周发生。三期梅毒可累及心血管、神经系统等,表现为梅毒性心脏病、脊髓痨等严重并发症。
2、先天性梅毒先天性梅毒由母婴垂直感染导致,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先天性梅毒多在出生后2年内发病,表现为肝脾肿大、皮疹、骨软骨炎等。晚期先天性梅毒可出现哈钦森三联征、间质性角膜炎、神经性耳聋等特征性表现。孕妇产前筛查和规范治疗可有效预防胎儿感染。
3、隐性梅毒隐性梅毒指无临床症状但血清学检查阳性的感染状态,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隐性梅毒感染时间在1年内,仍有传染性。晚期隐性梅毒感染超过1年,传染性较低但可能进展为三期梅毒。隐性梅毒需通过血清学检测发现,未经治疗可能发展为活动性梅毒。
4、一期梅毒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溃疡基底清洁、边缘整齐,常单发且无痛。硬下疳可自行愈合,但病原体仍在体内繁殖。此时梅毒螺旋体检测阳性,血清学试验可能尚未转阳。一期梅毒传染性极强,需避免性接触并立即治疗。
5、二期梅毒二期梅毒表现为全身性症状,常见玫瑰疹、扁平湿疣、黏膜斑等皮肤黏膜损害,可伴发热、头痛、全身淋巴结肿大。皮疹多呈铜红色且分布广泛,掌跖部位较具特征性。此时血清学试验均为阳性,传染性强。若不治疗可进入潜伏期或进展为三期梅毒。
梅毒患者应避免性生活直至完成治疗和血清学转阴,性伴侣需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治疗期间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有助于康复。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监测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至关重要。出现任何新发皮疹、神经系统或心脏症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