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后针眼疼痛可通过局部冷敷、保持清洁、外用药物、口服镇痛药等方式缓解。疼痛通常由局部刺激、轻微感染、个体敏感度差异、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
1、局部冷敷针刺后24小时内用冰袋间断冷敷,每次10分钟,可收缩血管减轻肿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
2、保持清洁针眼处每日用碘伏消毒1-2次,避免沾水或搔抓。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防止细菌侵入导致感染性疼痛。
3、外用药物红肿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多粘菌素B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软膏,或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消炎止痛外用药。
4、口服镇痛药疼痛剧烈者可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伴有感染迹象时需联合头孢克洛等口服抗生素。
治疗期间观察针眼有无化脓,避免剧烈运动及辛辣饮食。若72小时后疼痛加剧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复查排除深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