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血脂和血糖可通过选择低升糖指数主食、搭配膳食纤维、控制摄入量、调整进食顺序及合理烹饪方式实现。主要有全谷物替代精制米面、增加豆类薯类摄入、避免高糖高脂加工主食、分餐制减少单次摄入、优先食用蔬菜后再进食主食等方法。
1、全谷物替代糙米、燕麦、荞麦等全谷物富含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升糖指数显著低于精白米面。膳食纤维可延缓胃排空速度,减少餐后血糖波动,同时促进胆固醇排泄。长期用全谷物替代50%精制主食,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需注意初次食用时可能引起胃肠不适,建议逐步增加比例。
2、搭配豆类薯类红豆、鹰嘴豆等杂豆类与红薯、山药等薯类含抗性淀粉,消化吸收缓慢。豆类中植物蛋白与谷物蛋白互补,提高营养价值。建议每餐主食中杂豆占比30%,可降低混合膳食的血糖负荷。但肾功能异常者需控制豆类摄入量,避免加重代谢负担。
3、避免加工主食油条、蛋糕等高脂高糖加工主食含反式脂肪酸和快速碳水化合物,易导致血脂血糖骤升。此类食品中的精制糖分直接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长期可能诱发胰岛素抵抗。选择未添加糖分的全麦面包或无糖杂粮馒头更为适宜。
4、分餐制进食将全天主食分5-6次摄入,单次不超过100克干重,可避免一次性大量碳水化合物涌入血液。两餐间隔2-3小时配合坚果或低糖水果,维持血糖平稳。糖尿病患者实施分餐制时需同步调整降糖药物方案,防止低血糖发生。
5、调整进食顺序先食用200克绿叶蔬菜,再摄入蛋白质食物,最后进食主食,能形成物理屏障延缓糖分吸收。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包裹淀粉颗粒,降低肠道酶解效率。研究显示该顺序可使餐后血糖峰值下降,对肥胖合并高血脂患者效果尤为明显。
除主食调整外,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促进葡萄糖利用,定期监测血脂血糖指标。烹饪时选择蒸煮方式避免油炸,限制每日主食总量在250-400克范围内。合并代谢性疾病患者应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必要时配合阿卡波糖片、瑞格列奈片等降糖药物或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调脂药物进行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