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体重异常波动等表现。脂肪肝主要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可能与肥胖、代谢异常、长期饮酒等因素有关。
1、右上腹隐痛脂肪肝患者肝脏脂肪堆积可能导致肝包膜受牵拉,引发持续性或间歇性隐痛,疼痛多位于右上腹或中上腹,进食油腻食物后可能加重。部分患者可能误以为是胃肠不适。若疼痛伴随发热或黄疸,需警惕脂肪性肝炎或肝硬化进展。
2、乏力疲倦肝脏代谢功能下降会影响能量供应,患者常感到持续乏力,休息后难以缓解。可能与肝细胞损伤导致维生素代谢障碍、糖原合成减少有关。乏力程度与脂肪肝严重性无直接关联,但合并转氨酶升高时症状更明显。
3、食欲减退脂肪浸润可能影响胆汁分泌和胃肠蠕动,导致早饱感、厌油腻、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引发营养不良,形成恶性循环。需与胃炎、胆囊疾病鉴别,超声检查和肝功能检测可辅助诊断。
4、肝区不适约三成患者主诉肝区闷胀感或压迫感,体检可能发现肝脏轻度肿大。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不适感更显著,戒酒后可能减轻。若出现肝掌、蜘蛛痣等体征,提示可能已发生肝纤维化。
5、体重异常波动代谢紊乱可能导致短期内体重增加或莫名下降。肥胖者体重骤减可能诱发脂肪性肝炎,消瘦型脂肪肝患者则需排查糖尿病或甲状腺疾病。体重变化超过基础值5%时应完善代谢相关检查。
脂肪肝患者需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增加膳食纤维及优质蛋白。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饮酒及使用肝毒性药物,每6-12个月复查超声和肝功能。若出现黄疸、腹水或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肝硬化或肝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