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主要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可发生于皮肤、软组织、肝脏、乳腺等部位,按恶性程度可分为低度恶性血管肉瘤、高度恶性血管肉瘤两类。
1、病因:血管肉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长期接触化学致癌物、电离辐射、慢性淋巴水肿等环境因素有关,部分病例与遗传性综合征相关。
2、症状:早期表现为无痛性皮下结节或皮肤紫红色斑块,进展期可出现溃疡、出血,内脏型血管肉瘤常伴随器官功能障碍,如肝血管肉瘤可导致腹痛、黄疸。
3、诊断:需结合影像学检查与病理活检,免疫组化检测CD31、CD34等血管内皮标志物阳性是确诊依据,需与血管瘤、卡波西肉瘤等疾病鉴别。
4、治疗:以手术广泛切除为主,辅助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转移性患者可采用多柔比星、紫杉醇等化疗药物,靶向治疗如安罗替尼可能有一定效果。
血管肉瘤预后较差,建议定期随访监测复发,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选择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肿瘤破裂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