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苹果过敏可能与遗传因素、花粉交叉过敏、口腔过敏综合征、苹果蛋白成分过敏等原因有关,可通过抗组胺药物、免疫调节治疗、避免接触过敏原、脱敏治疗等方式缓解。
1、遗传因素家族过敏史可能增加过敏概率,表现为皮肤瘙痒或胃肠道不适。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2、花粉交叉过敏桦树花粉等与苹果蛋白结构相似,易引发口腔刺痒。发病与免疫系统误判有关,症状多局限于口唇。可选用苯海拉明、依巴斯汀、非索非那定缓解症状。
3、口腔过敏综合征新鲜水果中不稳定蛋白导致黏膜肿胀,加热后过敏原易被破坏。典型症状包括舌体麻木,建议避免生食苹果,必要时使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
4、苹果蛋白过敏苹果中的Mal d 1等蛋白可能引发全身荨麻疹,严重时导致过敏性休克。需完善血清IgE检测,急性发作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氢化可的松。
过敏体质者应记录饮食日记,初次尝试新品种苹果时建议少量测试,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反应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