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预防针后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药物干预、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发热通常由疫苗反应、继发感染、免疫应答过度、个体差异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避免酒精或冰敷刺激。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时优先采用该方法。
2、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并促进代谢。家长需观察孩子排尿频率及尿液颜色。
3、药物干预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联用其他药物。
4、就医评估持续高热超过48小时或伴随抽搐、皮疹时需及时就诊,排查疫苗过敏、细菌感染等病理因素。家长需记录发热时间曲线及伴随症状。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若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硬结,可冷敷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