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可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抗病毒治疗、神经营养药物、针灸理疗等方式改善症状,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完全恢复。面瘫通常由病毒感染、面神经炎、外伤、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
1、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使用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减轻神经水肿。可能与受凉或免疫反应有关,表现为突发口角歪斜、闭眼困难。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
2、抗病毒治疗若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需联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常伴耳周疱疹、剧烈疼痛,发病与病毒潜伏感染有关。
3、神经营养药物甲钴胺、维生素B1等促进神经修复。适用于病程超过1周者,可能与神经营养缺乏有关,表现为肌肉萎缩或联动运动。
4、针灸理疗发病2周后配合针灸、超短波治疗改善局部循环。多用于恢复期患者,与神经功能代偿相关,可见抬眉、鼓腮等动作逐渐恢复。
急性期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恢复期可做抬眉、吹口哨等面部肌肉训练,若3个月未恢复需排查颅内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