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改变确实可能导致失眠,常见诱因包括光线噪音干扰、温度湿度不适、陌生环境适应障碍及作息规律被打乱,严重时可诱发焦虑相关睡眠障碍。
1、光线噪音干扰强光或突发噪音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建议使用遮光窗帘、耳塞等工具改善睡眠环境,必要时可短期使用褪黑素缓释片、佐匹克隆片等调节睡眠节律的药物。
2、温湿度不适室温超过25℃或湿度低于30%会影响入睡,保持卧室温度18-22℃、湿度50%-60%为宜,伴随燥热出汗可考虑谷维素片、安神补脑液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
3、陌生环境适应新环境中大脑警觉性增高属于生理反应,提前携带熟悉寝具能增强安全感,持续1周未缓解需排查焦虑症可能,可遵医嘱使用阿普唑仑片、右佐匹克隆片等抗焦虑助眠药物。
4、作息规律紊乱时差或作息时间突变会导致生物钟失调,建议逐步调整就寝时间,配合光照疗法,严重昼夜节律障碍者可短期使用雷美替胺、他司美琼等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适应期间避免午睡过长,晚餐后适量散步有助于睡眠,若失眠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心慌等症状应及时就诊睡眠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