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忽冷忽热、低烧伴精神不振可能由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甲状腺功能异常或结核病等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病因治疗及营养支持等方式缓解。
1、物理降温体温波动时可温水擦浴或使用退热贴,避免酒精擦拭刺激皮肤。保持环境通风,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适当补充淡盐水预防脱水。
2、药物干预低烧持续超过48小时需就医,医生可能开具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或连花清瘟胶囊等药物。这些药物可能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炎症反应有关,常伴随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3、病因治疗血常规检查明确感染类型后,细菌性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病毒性感染可配合奥司他韦胶囊。甲状腺功能异常需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结核病需规范抗结核治疗。
4、营养支持发热期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适量摄入冬瓜粥、百合银耳羹等清淡饮食,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及电解质饮料维持代谢平衡。
症状持续3天以上或出现意识模糊需急诊处理,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证7-8小时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