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引起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原因主要有肠道菌群失调、喂养不当、继发感染、过敏因素等。迁延性腹泻通常持续2周至2个月,慢性腹泻超过2个月,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抗感染治疗等方式干预。
1、肠道菌群失调急性腹泻导致肠道有益菌减少,致病菌过度繁殖破坏肠黏膜屏障。建议家长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配合低乳糖饮食调理。
2、喂养不当过早添加高糖高脂辅食或恢复普通配方奶,加重肠道负担。家长需采用阶梯式喂养法,先给予米汤、焦米粥等低渗食物,逐步过渡至无乳糖配方奶。
3、继发感染轮状病毒损伤肠绒毛后易继发细菌性肠炎,可能与大肠埃希菌、沙门菌感染有关,表现为黏液脓血便。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
4、过敏因素牛奶蛋白过敏可导致持续性腹泻,通常伴有湿疹、血便等症状。建议改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配方粉,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
病程超过1周需及时就医排查乳糖不耐受、炎症性肠病等病因,恢复期注意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避免高纤维食物刺激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