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中可能存在的致癌物质主要有4-甲基咪唑、3-氯-1,2-丙二醇、黄曲霉毒素、亚硝酸盐等,实际含量与生产工艺和原料储存条件密切相关。
1、4-甲基咪唑焦糖色添加剂在高温反应中可能产生4-甲基咪唑,该物质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可能致癌物。选择标注无添加焦糖色的酿造酱油可降低风险。
2、3-氯-1,2-丙二醇酸水解植物蛋白工艺可能生成3-氯-1,2-丙二醇,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增加致癌风险。传统发酵工艺生产的酱油该物质含量较低。
3、黄曲霉毒素原料大豆或小麦霉变可能污染黄曲霉毒素,该强致癌物易诱发肝癌。选购正规品牌并观察包装完整性可避免该风险。
4、亚硝酸盐不当储存或加工可能使酱油中亚硝酸盐超标,其与胺类结合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开封后冷藏保存可有效抑制亚硝酸盐生成。
建议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的纯酿造酱油,注意查看保质期与储存条件,避免长期大量摄入同一品牌产品以分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