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宝宝体温超过38.5℃时可以使用退热贴进行物理降温。退热贴通过局部冷敷帮助降低体温,适用于轻度发热的情况,但需注意这只是辅助措施,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1、退热贴的使用原理是通过凝胶中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从而达到降温效果。它适用于体温在38.5℃至39℃之间的轻度发热,能够缓解宝宝的不适感。使用时应将退热贴贴在额头、太阳穴或颈部等血管丰富的部位,以增强降温效果。
2、宝宝发热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感染、疫苗接种反应、环境温度过高等。感染性发热多由病毒或细菌引起,如感冒、流感、扁桃体炎等。疫苗接种后,部分宝宝会出现短暂的低热,这是正常的免疫反应。环境温度过高或穿盖过多也可能导致宝宝体温升高。
3、当宝宝体温超过38.5℃时,除了使用退热贴,还可以采取其他物理降温措施。温水擦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用温水擦拭宝宝的腋下、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帮助散热。同时,确保宝宝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过度包裹。
4、如果宝宝体温持续升高或超过39℃,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这两种药物都是常用的儿童退烧药,但需严格按照剂量使用,避免过量。医生可能会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以明确发热的原因。
5、在宝宝发热期间,家长应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食欲和尿量等。如果宝宝出现嗜睡、呕吐、腹泻等症状,或发热持续不退,应立即就医。发热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如肺炎、脑膜炎等,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6、预防宝宝发热的关键在于增强免疫力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母乳喂养有助于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定期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多种传染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也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宝宝发热时,家长应冷静应对,合理使用退热贴和其他物理降温措施,同时密切观察宝宝的症状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确保宝宝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