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用药过敏的症状包括皮肤红肿、瘙痒、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治疗方式包括立即停药、使用抗组胺药物或糖皮质激素,必要时需紧急就医。用药过敏是由于免疫系统对药物成分产生异常反应,常见药物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预防措施包括详细告知医生过敏史、遵循医嘱用药、避免自行用药。
1、皮肤症状:用药过敏最常见的表现是皮肤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红斑等,常伴有剧烈瘙痒。这些症状通常在用药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出现,严重时可能发展为全身性皮炎。处理方式包括局部涂抹抗过敏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2、呼吸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喉咙肿胀等症状,提示可能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痉挛。这类症状属于紧急情况,需立即停止用药并就医。治疗上可能使用肾上腺素注射、糖皮质激素静脉给药等方式缓解症状,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
3、全身性反应:严重的用药过敏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表现为血压骤降、意识模糊、脉搏微弱等。这是危及生命的急症,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急救措施。治疗包括肾上腺素注射、补液扩容、维持呼吸道通畅等。预防过敏性休克的关键在于早期识别过敏症状并迅速处理。
4、消化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这些症状通常较轻,但若伴随其他严重过敏反应,需引起重视。处理方式包括口服抗组胺药物、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使用止吐药物如甲氧氯普胺。
5、神经系统症状: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提示可能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这类症状需立即就医,治疗上可能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等,必要时进行神经功能监测和支持治疗。
用药过敏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医疗问题,患者应详细记录过敏药物,避免再次接触。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必要时进行药物过敏测试。若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延误病情。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