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主要表现为反应差、体温异常、喂养困难、皮肤黄染及呼吸异常。新生儿败血症是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繁殖引起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体有B族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需通过血培养确诊。
1、反应差患儿可能出现嗜睡或易激惹状态,表现为对外界刺激反应减弱或过度敏感。正常新生儿在清醒时会有自发性动作,而败血症患儿可能呈现四肢松软、活动减少。部分患儿会出现异常哭闹,哭声可能尖锐或微弱,与日常哭闹模式明显不同。
2、体温异常可表现为发热或低体温,早产儿更易出现体温不升。足月儿体温超过37.5摄氏度或低于36摄氏度均需警惕。体温调节异常与细菌毒素影响下丘脑功能有关,低体温患儿皮肤可能出现大理石样花纹。
3、喂养困难表现为吸吮无力、拒乳或呕吐,24小时内摄入量明显减少。胃肠道症状可能伴随腹胀,肠鸣音减弱。部分患儿会出现胃潴留,喂奶后残留奶量超过单次喂养量的三分之一。
4、皮肤黄染黄疸可能在24小时内出现或迅速加重,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5mg/dl。皮肤可能出现瘀点、瘀斑或蜂窝织炎样改变。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导致皮肤脓疱疮,B族链球菌感染常见脐周红肿。
5、呼吸异常表现为呼吸急促、呻吟或呼吸暂停,氧饱和度可能下降。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严重者出现三凹征。早发型败血症常见呼吸窘迫综合征样表现,晚发型可能并发化脓性脑膜炎。
家长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住院期间需保持环境清洁,接触患儿前后严格手卫生。母乳喂养有助于提供免疫保护,喂养时注意观察患儿吸吮力变化。出院后定期随访生长发育指标,按计划完成预防接种。居家护理注意监测体温、精神状态及喂养情况,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