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上颌窦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病灶牙处理、鼻窦引流、手术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牙源性上颌窦炎通常由龋齿、牙周炎、根尖周炎、牙外伤、上颌窦解剖异常等原因引起。
1、抗感染治疗细菌感染是牙源性上颌窦炎的主要病因,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肟、甲硝唑等。急性期可配合布洛芬缓解疼痛,慢性期可选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和鼻腔分泌物变化。
2、病灶牙处理彻底清除口腔病灶是治疗关键。需对患牙进行根管治疗或拔除,根尖囊肿需行根尖切除术。治疗前后应拍摄牙片和锥形束CT明确病变范围。合并牙周炎者需同步进行龈下刮治,根尖周炎急性发作期需先行切开引流。
3、鼻窦引流促进窦腔分泌物排出可缓解症状。可采用鼻腔冲洗、负压置换疗法或上颌窦穿刺冲洗。慢性患者可长期使用生理性海水喷雾,配合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体位引流时建议采取头低侧卧位,每日重复进行3-4次。
4、手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合并息肉需手术干预。常见术式包括上颌窦根治术、鼻内镜下中鼻道开窗术。严重骨质破坏者可能需行上颌骨部分切除术,术后需定期复查鼻内镜。手术前后需持续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扩散。
5、中医调理辅助治疗可选用清热解毒类中药。急性期推荐银翘散加减,慢性期可用苍耳子散配合针灸迎香穴。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饮用菊花决明子茶。体质虚弱者可用玉屏风散预防复发。
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需保持口腔卫生,每日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避免用力擤鼻和潜水等增加窦腔压力的行为。建议戒烟限酒,加强营养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慢性期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治疗后每3-6个月复查鼻窦CT,观察病灶牙愈合情况。出现头痛加重或视力改变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