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手术后出现尿崩症的概率较低,但具体发生率与手术范围、肿瘤位置及个体差异有关。尿崩症的发生主要与术中下丘脑-垂体轴损伤、术后暂时性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等因素相关。
垂体瘤手术中若肿瘤体积较大或位置靠近垂体柄、下丘脑区域,术中操作可能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与运输通路。这类情况术后可能出现多尿、烦渴等典型症状,需通过禁水加压素试验确诊。多数患者为一过性尿崩,术后数周内可逐渐恢复,仅少数需长期使用去氨加压素替代治疗。
对于微腺瘤或经蝶窦入路的局限性手术,由于对垂体后叶及下丘脑影响较小,尿崩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术后早期出现的短暂多尿现象,常与麻醉药物代谢、应激性激素波动有关,通常48小时内自行缓解,无须特殊干预。
术后应密切监测尿量、尿比重及电解质水平,出现持续多尿时需及时排查。日常需保持水分平衡,避免高盐饮食,定期复查垂体功能。长期尿崩症患者需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防止脱水或低钠血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