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胃疼可能由激素变化、子宫压迫、饮食不当、胃炎、胃食管反流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处理。
1、激素变化怀孕后体内孕激素水平升高会导致胃肠平滑肌松弛,胃排空速度减慢,可能引发胃部胀痛或隐痛。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反应,无须特殊治疗,可通过少食多餐、饭后适当活动帮助消化。避免进食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餐后1小时内避免平卧。
2、子宫压迫随着孕周增加,增大的子宫会向上压迫胃部,尤其在孕晚期更为明显。典型表现为餐后上腹饱胀感加重,可能伴随反酸。建议采用半卧位休息,穿着宽松衣物,每日进食5-6次小份量食物。若症状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胃黏膜保护剂。
3、饮食不当食用辛辣刺激、油腻或生冷食物可能直接刺激胃黏膜,引发阵发性绞痛。孕期胃肠功能较弱时更易发生。需立即停止摄入可疑食物,饮用适量温开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日常应注意食物新鲜度,避免隔夜饭菜。
4、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药物刺激可能导致胃黏膜炎症,表现为持续性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确诊需进行碳13呼气试验,孕妇慎用抗生素时可选择硫糖铝混悬凝胶覆盖胃黏膜。急性发作期应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牛奶等产酸食物。
5、胃食管反流病孕激素使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胃酸反流可引发胸骨后烧灼样疼痛,夜间平卧时加重。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20厘米。医生可能推荐含铝制剂的抗酸药如复方氢氧化铝片,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影响铁吸收。
孕妇出现胃疼时应注意记录疼痛发作时间、诱因及伴随症状,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日常保持规律作息,每日适量散步有助于胃肠蠕动,可选择瑜伽等温和运动。若疼痛持续超过2小时或出现呕血、黑便等警示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消化性溃疡等急症。妊娠期间用药需严格遵循产科医生指导,不可随意使用非处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