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胎儿窘迫是一种紧急情况,需立即采取干预措施以确保母婴安全。处理原则包括快速评估、改善胎儿供氧、终止妊娠以及后续监测。具体方法包括改变孕妇体位、吸氧、药物治疗和必要时紧急剖宫产。
1、快速评估
急性胎儿窘迫的诊断需通过胎心监护、超声检查等手段快速确认。胎心率异常(如减速、心动过缓或过速)是重要指标。同时,评估孕妇的生命体征、宫缩情况及胎盘功能,明确窘迫原因。
2、改善胎儿供氧
改善胎儿供氧是首要任务。孕妇可采取左侧卧位,减少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增加胎盘血流量。同时,给予高流量吸氧(8-10L/min),提高母体血氧浓度,间接改善胎儿氧供。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宫缩过强或改善胎盘血流。常用药物包括:
- 硫酸镁:抑制宫缩,改善胎盘血流。
- β受体激动剂:如特布他林,用于抑制宫缩过强。
- 阿托西班:选择性宫缩抑制剂,适用于早产相关窘迫。
4、终止妊娠
若胎儿窘迫持续或加重,需尽快终止妊娠。根据孕周和胎儿情况选择
分娩方式:
- 紧急剖宫产:适用于严重窘迫或阴道分娩风险较高的情况。
- 阴道助产:如胎头已下降,可使用产钳或胎头吸引器辅助分娩。
5、后续监测
分娩后需密切监测新生儿情况,评估有无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并发症。同时,孕妇需观察产后出血、感染等风险,确保母婴安全。
急性胎儿窘迫的处理需多学科协作,快速反应和精准干预是关键。通过改善供氧、药物治疗和适时终止妊娠,可有效降低母婴风险。孕妇及家属应了解相关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