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月经都肚子疼可能由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腺肌症、激素水平异常等原因引起。
1、原发性痛经:
月经期前列腺素分泌增多导致子宫收缩过强,是年轻女性痛经的常见原因。疼痛多出现在月经前1-2天,持续2-3天,表现为下腹坠胀或痉挛性疼痛。可通过热敷、适度运动缓解。
2、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在盆腔其他部位,随月经周期出血刺激周围组织。疼痛呈进行性加重,可能伴随性交痛、排便痛。该病可能导致不孕,需通过腹腔镜确诊。
3、盆腔炎:
生殖道感染引发的盆腔炎症会造成月经期盆腔充血加重。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伴随异常分泌物、发热等症状。急性期需抗生素治疗,慢性期易导致输卵管粘连。
4、子宫腺肌症:
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病灶,导致子宫均匀增大。典型表现为逐渐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增多,妇科检查可触及质硬子宫。超声检查可见子宫肌层异常回声。
5、激素水平异常:
黄体功能不足或雌激素水平过高可能影响子宫收缩节律。这类痛经常伴随月经周期紊乱,基础体温监测和激素检查可辅助诊断,需调节内分泌治疗。
建议记录疼痛特点、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月经期避免生冷饮食,适量饮用姜茶或热牛奶有助于缓解症状。疼痛持续加重或影响日常生活时,应及时进行妇科检查、超声等排查器质性疾病。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经前期可尝试盆底肌肉放松训练。若确诊为病理性痛经,需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