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婴儿病毒性肠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和脱水,严重时需及时就医。治疗以补液、调整饮食和药物辅助为主,预防措施包括注意卫生和接种疫苗。
1、腹泻
婴儿病毒性肠炎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大便呈水样或稀糊状,可能伴有黏液或血丝。腹泻次数频繁,容易导致脱水。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儿的排便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加重。
2、呕吐
呕吐是病毒性肠炎的典型症状之一,可能伴随食欲不振。频繁呕吐会导致体液流失,增加脱水风险。建议少量多次喂食,避免一次性喂食过多,同时可使用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发热
部分婴儿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能升高至38℃以上。发热时需注意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使用退热贴。若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4、脱水
脱水是病毒性肠炎最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口干、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等。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缓解,中重度脱水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要静脉补液治疗。
5、治疗方法
- 补液:口服补液盐是治疗病毒性肠炎的基础,可有效预防和缓解脱水。
- 饮食调整: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适当稀释奶粉。添加辅食的婴儿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苹果泥等。
-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泻药(如蒙脱石散)、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和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
6、预防措施
- 注意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处理婴儿食物和排泄物后。
- 接种疫苗:轮状病毒疫苗可有效预防病毒性肠炎,建议按时接种。
- 避免接触感染源:减少婴儿与患病者的接触,保持环境清洁。
婴儿病毒性肠炎虽然常见,但通过及时治疗和科学护理,大多数患儿可快速康复。家长需密切关注婴儿的症状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